放完假的第一天,总是打不起精神。斌仔来给大家推荐一部爽片,比恐怖片刺激,比动作片惊险。就连 周琦 也为它打call~
2019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,英国电影学院奖的最佳纪录片,豆瓣电影评分8.9分。这些头衔,足够给人看下去的信心了。
徒手攀岩家 Alex Honnold(亚历克斯·霍诺德),这是他的故事。
2017年6月,Alex 徒手攀登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3000英尺高的酋长岩。
徒手攀登,意思就是没有任何护具,没有绳索,完全只靠自己的手脚去支撑和攀爬。如果非得说些能带来协助的工具,那只能是 Alex 腰间的镁粉袋和脚上的攀岩鞋。
平时我们看到那些在楼顶玩跑酷的视频,恐高症的朋友都不敢全屏观看。十几层的楼顶,倒立、行走、翻跟斗...全程都是捏紧手心看完的。
我们会说这些人牛B牛B,胆子真肥。当然还有个词更精准:
只要你开始攀岩,就没有退路了。途中遇到的任何突发状况,脱水、受伤、分神...哪怕只是一滴汗腌了下眼睛,一块落石擦了下肩膀...

其实你可以试一下,找跟单杆做一下引体向上。当你做到升不上去时,你可以想象一下你的脚下是万丈深渊。其实你完全还有力气继续吊着,一直吊着,只是再上不去了。
爬上去,不现实;原路返回,更不可能。你肯定知道掉下下去只有死路一条,即便还有力气悬在半空,换来的只是更深的绝望。
所以他每次徒手攀岩前,都会反复系绳索“试爬”,记录每次落脚点,找出最佳线路,在哪段该用怎样的技术动作,他都一清二楚。
哪怕 Alex 经验丰富,酋长峰,依然是他心里望而却步的存在。

高达900多米,几乎垂直,岩壁光滑难以找到着力点。可是镜头上真看不出他的着力点在哪,或许这是他自己感官才能感触到的岩砾。

全片镜头十分朴实,没有过多卖弄宏伟的镜头,也没有花里花俏的切镜。大自然的肃穆,还有 Alex 的孤身绝壁。
因为要照顾 Alex 的攀岩体验,片中没有楼顶跑酷视频里那种第一视角,但全片精湛的剪辑是很好的补充,依然给观影者带来十分真实的一手体验。(关于剪辑,后面再详细说说。)
极限运动,有人和我们一样是为了赚钱生计,有人是把它当成了生活本身。
Alex 大脑的杏仁核异于常人,他很难感到恐惧,只有类似徒手攀岩这种程度的刺激,才能感到存在感。
但 Alex 选择徒手攀岩还有另外一个理由:生活。
Alex 从小被家庭教育要追求卓越完美。作为学霸的他,每次考试名列前茅,仍然被家里人催促做得还不够好,这让 Alex 觉得从来没被肯定。
“99分?!你怎么那么粗心扣了1分!!”类似的童年,大家不陌生吧。

加上父亲的过早离世,内向的 Alex 变得更加独来独往。
徒手攀岩是 Alex 存在感的来源,爱情和攀岩?抱歉,攀岩为重。
但是,在攀登酋长峰的一年前,Alex 交了新的女朋友。和以往的恋情不同,过去7年攀岩 Alex 毫发无损...
他攀岩不再像以前那样心无旁骛,他开始思考柴米油盐。人情味浓了,攀岩的风险变得更大。心里装了一个人的话,就会成为软肋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次的拍摄组也全是专业攀岩者,全都是 Alex 的朋友。
拍摄这种类型的纪录片,往往会触犯伦理道德。万一发生意外,在你镜头里面丧生的,正是你的朋友。攀登者坠落悬崖,救还是不救?此片也会成为死亡影像,拿“拍到朋友死去的过程”为代价换来伟大,这个天平没有砝码。
父母、恋人、朋友, Alex 和我们一样都被囊括在生活的包围圈。
影片剪辑穿插了不少 Alex 的生活片段,除了让人物拉近距离变得立体,更重要的是为全片高潮培养了良好氛围。
Alex 攀登酋长峰时出现了全片罕有的一个长镜头。那个瞬间,相比死亡,大家开始变得更害怕失去。稍有不慎,就如同失去一位重要的朋友,失去一切会有回响的牵挂。你握紧拳头,不想看到那一幕。
用充满羁绊的人性去软化好奇作死的动物天性,这是本片剪辑讨巧的地方。
哪怕你知道结局,还是能有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。就像即便剧透,也不妨碍你去影院感受震撼和刺激。
文章开头有说,周琦也为这部《徒手攀岩》打CALL。
9月世界杯频上热搜的周琦,在近日自己社交账号上发了一段话,其中配图里用的就取自于《徒手攀岩》。


商业合作/转载
web:www.1626.com
weibo:@1626潮流刊
有一种噩梦叫:“ 当你的女朋友开始喜欢上 荧 光 色 眼 影 .......... ”